大原学园成立于1954年,在全日本有107所学校,专门学校里面有商务日语,经营管理、旅行企划、游戏制作、CG制作、旅行企划等专业。在日本语学校毕业后,可以升入本学园的专门学校哦~
大原日本语学院从2003年建校以来,已经接收了29个国家的2000多名留学生。本校是经过日本文部科学省(国家教育部)以及东京都知事(首都最高行政长官)的认可,由学校法人大原学园(大学法人)设置的面向外国人的正规的日本语教育机构。凡本校学生,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和日本学生相同的待遇,如购买公交学生月票,在许多场所享受学生优惠价格。学生入学后,既可以转校到大原的其他日本语学校(大阪或福冈),也可以内部升学至大原的大学院或专门学校,还可以利用推荐制度升入与大原密切合作关系的大学。此外,在具备一定语言能力之后,学生可以在学习日语的同时,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资格讲座,以取得正规的国家资格。这样,在毕业时凭借着「日语+资格」的优势可以拓展在日本国内企业就业的局面。
由于是政府认定的正规学校,所以学生享有和日本学生一样的各种优惠制度。比如可以购买各种优惠的学生公交月票,学费免除消费税等等。大原学园下设的日本语学校除东京之外,还在大阪和福冈设有分校,三校之间可以转学。而且,毕业时只要满足规定的条件,即可享受学费减免的优惠,升入学园下设的大学院(研究生院)和专门学校(职业学院)。此外,在学期间如果日语达到一定的水平,也可以同时参加学园内开设的会计、计算机、动画制作等课外讲座,争取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。总之,在大原不仅可以强化日语能力,同时可以掌握各种专业知识,于是实现在日本就业也就不是什么梦想了。事实上确有很多的学生在本校毕业后就业于日本,至今活跃在各行各业。
课程设置
大学升学班:思考力、行动力、分析力 UP
大学院升学班:信息收集能力,发表能力 UP
就职班:商务日语,自我分析,前辈分享经验:要求日语N1以上,可先进入普通班学习日语,然后进入就职课程。
学校特色
·优良校,学校法人|学生选择学校法人性质的学校,乘车月票可以打折,看电影也可以优惠。
·学费低,半年一交|一年学费80万日元,而且可以半年一交,升学可以退学费。
·升学辅导非常完善|特设EJU辅导,大学辅导、大学院辅导,而且价格很便宜。
·硬件设施好|学校是一整个大楼,校舍硬件设施非常好。
奖学金制度
文部省(JASSO)每年5-6名、每个月3万元左右
外观
教室
三道学姐于2024年7月赴日探访大原日本语学院,以下是学姐总结和感受~
学姐总结
1.周边环境:位于江户川区,离着最近的站是船堀站,船堀站北口一出来走一百米就可以看到学校大楼,两三分钟就可以到学校。如果从新宿站出发的话,直接坐都营新宿线,无须倒车,大概需要30分钟到达船堀站。另外学校门口会有公交车站。学校周边环境安静,设施也一应齐全,附近有超市,楼下有松屋,斜对面也有麦当劳。另外,因为离着新宿高马等是有一定距离的,想报高马新宿附近私塾的同学也要考虑到交通距离(学校内也有留考的专业课辅导,收费很便宜)~
2.大原学园成立于1954年,在全日本有107所学校。日语学科的话大原学园目前有东京校,大阪校,横滨校,金泽校,北九州校等几个校区。所有学校都是学校法人同时,学园还有专门学校涵盖了会计,介护,旅游等专业,有内部升学减免制度。东京校是大原学园旗下唯一一所专门独立的语言学校(其他的语校都附属在专门学校里),规模较大,定员600人。
3.大原东京校是一整栋10层楼。校内硬件设施非常好,除了我们常见的图书室,自习室,大会议室之外,还有两间和室。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校内就能体验到茶道,花道,浴衣等传统日文文化。
4.一楼大厅处的揭示板上贴有升学、入管局、诈骗、打工等重要通知,学校会不定期更新打工信息,方便来日想打工的同学。除此之外,每一楼层上也贴有学习或生活重要通知。
5.大原学园在东京会有一个海外研修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大原专门学校的同学一起去研修游学。
6.一楼大厅处不定期的设置实用且有趣的日语单词挑战,答案在3-6楼的出口处。
7.大原是允许同学们骑自行车上学的,校园内(教学楼)后面有很大的自行车停车场。
8.关于学校的就职课程,学校是设有就职班,要求日语N2以上,另外需要额外收取8万日元。但是因为日语要求,每年进入就职课程的同学10人左右。但不通过就职课程就职的同学也有很多。
9.学校除了一般日语课程,也设有大学和大学院升学班,由多年教学经验,升学辅导做的超级好的教师授课。
10.每天9:00-12:10为上午班,13:00-16:10为下午班,大原的上午班一般为初级课程,下午班为中高级课程。
11.学校也设有留考基本科目对策课程和托业托福课程,相较于校外私塾的话非常便宜,文科综合科目(全部50节课)5.5万日元,数学Ⅰ(全部40节课)5万日元,理科的物理、化学、数学Ⅱ各30节课各5万日元。托业托福(全部30节课)3.5万日元。
12.学校非常人性化,专门为有宗教信仰的两位同学设置了一间教室,尊重每位同学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。